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7:05    次浏览
接上文论及改革的动向与成败,这就涉及到一些改革核心问题的思考与回答。中国面对的迫切需要改革的问题究竟是哪些?改革中需要坚持的底线是什么?还有,进行这新一轮改革设计的首要考量,又该是什么?1、中国面对的需要改革的问题改革是共识,但中国目前面对的需要改革的问题可以说是纷繁复杂,政府职能转型的问题,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,过剩产能问题,国企问题,地方债问题,金融银行问题,腐败问题,贫富分化问题、地区分化问题、国际外交战略问题、户籍问题......等等等等,为节省篇幅,具体细述这里就不展开了,大家可以参阅各类媒体报道。2、改革中需要坚持的底线。改革有个底线设置的问题,底线之上的问题都可以讨论,但底线不能被触动。这是保证改革成果最终由最广大人民群众获益,而不是被权贵、资本家摘了果子的最根本保证。本人认为的改革底线有:中国的共产主义目标不能变(必须保证未来的昌盛惠及的是全民),国有资产制度必须坚持,公有土地制度必须坚持。就这三条。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方法、路径可以讨论,可以纷争,但共产主义目标必须坚持,绝不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。否则,西方的今天,就是我们的明天。难道你们想未来的中国,也搞一场类似的“占领华尔街”运动,一帮人举个牌子抗议说:“我们都是99%”吗?3、进行改革设计的首要考量所谓改革设计的首要考量,就是进行改革方案设计时,最优先的思考出发点,占最大权重的考虑因素。原来大锅饭时代,过份注重了公平,导致经济活力不足。邓小平当时做改革设计的首要考量是激活僵化的国民经济,提高经济运行效率。所以当年喊出了'效率优先,兼顾公平'的口号,所谓'不管白猫黑猫,抓住老鼠就是好猫'。但是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,以效率为先而公平暂退二线的发展模式,虽然做大了蛋糕,但也让中国积累了许多的不公平欠账要补。从人员群体角度来看有:1,对农民的欠账;2,对资源产出地的欠账(包括环境破坏和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力度);3对下岗工人的欠账。从领域角度来看有:1,教育、医疗行业投入的欠账;2,社会保障福利的欠账;3,农业农村发展的欠账。这一系列的欠账导致了中国社会目前一大堆需要改革的不公平问题。而这些问题矛盾的日益尖锐则表明,公平不能再继续退居二线,改革的深水区,恰好需要用公平来构筑护法大桥淌过。社会主义需要公平,无数的草根大众们需要公平,此次改革应该以公平为第一出发点,在蛋糕已经做的足够大该考虑蛋糕分法问题的时候,发展的效率问题应该仅仅是排第二位的考量,而不是目前各路专家学者们建言时隐含的第一考量。在当年改革开放初始一穷二白,需要做大蛋糕的时候,经济社会发展喊'效率优先,兼顾公平',大家可以接受暂时的不公平,可以接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可以接受一定的剥削,可以接受优先扶持部分战略性行业和重点地区。但当如今蛋糕已经做的足够大,很多资本家、既得利益者都对着蛋糕流口水,喊着想分蛋糕的时候(比如喊国企私有化的人),再喊什么'效率优先,兼顾公平',那就是误国误民,祸国殃民,想让中国改旗易帜,走资本主义道路。口号该改了,那就是'公平优先,兼顾效率',相信所有草根大众们都会支持公平为此次改革第一目标,支持公平为此次改革第一考量,那就大声喊出这句改革口号吧!既然大家都期待公平,那么很简单,此次改革就需要考虑把以前造成不公的欠账未来如何慢慢补上。如果欠账补上了,社会自然会安定、和谐、高效的发展,中国的繁荣才指日可期,中国的崛起才当得起人民的拥护,中国才能走上国强民富的理想道路。虽然补上欠账这个任务很艰巨,但路在脚下,该迈的步还是要坚决迈出。当然,强调公平为第一考量,并非是不要效率了。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需要往更高效率的轨道上转型,只不过相比前三十多年,中国经济已经从全力做大蛋糕,到了必须考虑分蛋糕问题的时候,新的阶段,公平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效率。如果不提早解决公平问题,那么即使将来中国GDP世界第一,科技世界第一,国力世界第一,中国实现了复兴,成为世界第一强国,但若贫富分化比今天还严重,地区分化比今天还严重,阶层对立比今天还严重,社会矛盾比今天还严重,那么只能说中国成功了,但中国的社会主义却失败了。(欢迎点击订阅东方夜谭,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考)我们要的是社会主义的成功,民族复兴仅仅是顺带的成果;我们要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,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仅仅是某刻外加的光环。